学会沿革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会简介 > 学会沿革

 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会成立的缘起和经过

 

    从语言的谱系分类来看汉语与日语没有亲属关系,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看汉语与日语的差异也很大,但汉语与日语接触的历史却可以上溯到一千数百年以前,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。汉语和日语的对比研究迄今已开展数十年,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也不在少数,但毋庸讳言,从整个语言学界来看,汉日语言对比的水平还不够高,这一研究亟待加强。

    为了给中日两国以及韩国从事汉语研究、日语研究、汉日对比研究的学者创造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,2008年,八十余名从事汉语研究、日语研究、汉日对比研究的学者(包括中国大陆、港台的学者和日本的学者、旅居日本的华人学者以及韩国的学者)作为发起人发出倡议成立一个旨在进行学术交流的民间学术团体,并得到了广泛的响应。

    为此,以北京的学者为主成立了筹备组,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。首先,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,将这个学术团体的名称暂定为“汉日对比语言学研讨(协作)会”(以下简称“研究会”);其次,确定了研究会的会徽,并草拟了研究会的章程;再次,建立了研究会的专用网站。与此同时,开始了接收会员、会友入会的工作。

    有关研究会的宗旨在章程中有准确的表述,在此不赘。但本研究会的特点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:第一,追求纯粹的学术性,努力消除行政色彩和官本位的色彩。第二,采取个人会员制(当然不排斥集体会员),本着自愿的原则,凡是认同本研究会的章程,按时交纳会费者,均可入会。具有中国国籍者为会员,非中国国籍者为会友,二者的区别仅在于前者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,而后者则没有。第三,研究会的理事会通过投票选举产生,事先公布具有资格的候选人名单,然后由全体会员投票选出理事,再由理事投票选举出常务理事,最后由常务理事投票选出会长。第四,研究会的运营是有章可循的,一切照章办事,杜绝任何人将个人意志强加给研究会。第五,研究会每年8月举办一次研讨会暨会员大会。第六,研究会设立学术奖,每年评选一次。第七,研究会定期出版会刊。

2009年8月,在北京大学举办了“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汉日对比语言学研讨会”,第一届理事会宣告正式成立,理事会由40名理事组成,下设三个委员会:组织委员会、学术委员会、编辑委员会。理事会还选举出13名常务理事,9名副会长,选举刘德有任会长。理事会和会员大学通过了研究会的章程。

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会(协作)成立后的经过大致可以归纳如下:

 

年度

研讨会

承办学校

理事会

会长

2009

第一届汉日对比语言学研讨会

北京大学

第一届理事会

刘德有

2010

第二届汉日对比语言学研讨会

黑龙江大学

 

 

2011

第三届汉日对比语言学研讨会

湖南大学

 

 

2012

第四届汉日对比语言学研讨会

杭州师范大学

第二届理事会

朱京伟

2013

第五届汉日对比语言学研讨会

福建师范大学

 

 

2014

第六届汉日对比语言学研讨会

中国人民大学

第三届理事会

张  威

2015

第七届汉日对比语言学研讨会

上海外国语大学

 

 

 

    第二届理事会期间,对研究会的章程进行了若干修改:

(1)每届理事会的任期时间由三年改为二年。

(2)将理事会成员改为39名。

    (3)不再设常务副会长,副会长人数改为4名。

(4)原会刊《日语研究》(商务印书馆)将脱离研究会,而将迄今作为研

     讨会论文集出版的《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论丛》(北京大学出版社)

     改为会刊。

(5)将研究会的学术奖改为“中青年汉日对比语言学优秀成果奖”。

 

    为更好地、有序地开展开展工作,第二届理事会着手全面修改研究会的章程,并制定了理事会及下设机构的一整套工作细则。第三届理事会成立以后,决定将会刊《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论丛》改为一年出版两期,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,并重新改组了编委会。且与韩国日本语学会建立姊妹学会关系,相互设国际理事一名,负责双方联络事宜,并同时成为对方学会理事。本学会会员可以向韩国日本语学会会刊《日本语学研究》投稿。第四届理事会在2018年8月设立了“学会建设贡献奖”。